廖懷忠(1897—1954),原名廖開懿,龍里羊場人。
其父廖選廷為塾師,家貧。少年廖開懿聰明上進,學績出眾,夙有大志,早年以優異成績被省立貴州師范學校錄取。他聽說貴州陸軍講武學校招生,待遇與師范學校相比,除管吃管住外每月還發大洋,即轉考講武學校,遂被錄取。先后畢業于貴州陸軍講武學校及陸軍步騎炮工實施學校,從戎于周西成手下,在軍閥混戰中經周(西成)李(曉炎)黔東之戰等磨礪,積累軍功,嶄露頭角,1929年由黔軍二十五軍第五師副師長升任第八師師長。1929年1月29日,又經周西成261號訓令委為貴州全省剿匪副總司令。
1929年4月,龍云、李曉炎發動“倒周(西成)戰爭”。5月,周西成陣亡。龍、李聯軍大獲全勝后,由鎮寧入貴陽,李主黔政。二十五軍毛光翔、柏輝章、王家烈、猶國材各部均退過烏江設防,惟廖懷忠部向南撤到貴定一線。6月,桐梓系軍閥組織反攻,王家烈、毛光翔及廖懷忠各部于18日前后相繼進占貴陽。
1932年11月上旬,王家烈在和猶國材的內訌中戰敗,從貴陽退到榕江一帶。站在王家烈一方的廖懷忠在都勻組織地方武裝力量約千人,向貴定方向進攻,接著又受命為王家烈的前敵總指揮,率部于1933年1月18日攻下貴陽。
周西成任二十五軍軍長時,將其部以營為單位進行編制,取消了師、旅、團長平時帶兵權。作為師長的廖懷忠并無帶兵的權力,其部力量乃王(家烈)猶(國材)戰爭中他在都勻一帶收編雜牌部隊編制而成。猶國材退出貴陽后,廖懷忠奉命率部追剿蔣在珍,因而屯扎思南一帶。王、猶通過關嶺會議達成妥協后,廖懷忠統兵在王家烈眼中便成多余,因此他多次令調廖部到貴陽“整編”,企圖削掉廖的直接統兵權。廖懷忠明白進省“整編”意味著什么,所以拒不從命。鑒于廖懷忠的赫赫戰功,加之桐梓系軍閥集團中各派的相互牽制,王家烈對廖懷忠一時間無可奈何。
1934年夏,中國工農紅軍軍事行動漸及湘黔境,蔣介石策劃并嚴令“會剿”紅軍。5月,王家烈派蔣在珍、廖懷忠部往務川、印江、沿河,“防剿”紅三軍賀龍部。5月31日,賀龍率軍擊潰沿河守軍——蔣在珍師傅衡忠旅,占領沿河縣城,6月2日追敵至德江縣屬之夾石一帶,此間距廖懷忠部駐扎的思南縣城僅百余里。廖懷忠部因懼怕紅軍聲威,加之子彈缺乏,不敢出擊,慌忙向王家烈求援,要求“補充子彈及調來部隊協堵”。這時王家烈盤算著借紅軍之手消滅廖懷忠,既可消滅異己,又可封住眾人之口,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此,王家烈一方面拒絕補給廖部彈藥,一方面以“剿共”名義令其李成章旅進至湄潭、鳳岡,楊昭焯旅進至石阡,對廖部形成夾擊之勢,卡斷廖的退路,期待著廖與紅軍的廝殺,以便從中取利。廖懷忠窺破了王家烈的陰謀,在三面受敵的情況下,于6月29日率部向東面的印江、松桃移動。廖部剛一離開思南,按兵不動月余的石阡楊昭焯旅,湄潭張立功團便于7月8日跟進思南,顯露出吞并廖部之意圖。于是,廖懷忠與蔣在珍共同致電國民黨中央及林森、汪精衛,控訴王家烈“陽標會剿共匪之美名,陰行裁除異己之伎倆”,之后廖部于7月16日全部移至松桃。7月25日,王家烈向黔東20余縣及各地駐軍下達圍剿廖懷忠的密令,廖自恃寡不敵眾,只好出走湘西,投奔軍閥陳渠珍去了。王家烈在1934年底一次省民眾大會上說:“紅軍賀龍初到沿河時,人約四千,槍約二千余。那時我曾派李成章旅長率部到湄潭防堵。廖懷忠師不明真相,出于誤會,將李部拖往松桃。因此延誤時日,紅軍得此良機,發展壯大,勢力蔓延于思南、石阡、印江、沿河一帶。”
廖懷忠出走后,曾于1934年7月率部在湖南沅陵阻截過紅二、紅六軍團發動的湘西攻勢。1935年,中共地下黨員廖澤南輾轉來到二十五軍駐湖南沅陵廖懷忠處,因兩人舊曾相識,親如兄弟,于是任廖澤南為師部參謀長。時值紅軍二、六軍團在湘黔邊建立革命根據地,廖澤南幾次勸說廖懷忠歸附賀龍部隊,廖懷忠未采取行動。之后,蔣介石三十軍進入貴州,沅陵周圍都是蔣軍,廖懷忠被迫把部隊拉回貴陽。1935年7月,廖部被薛岳改編為貴州保安團,廖懷忠被調任保安司令部高參閑職(廖澤南隨調為參議,后來參加抗日戰爭),并被解除武裝。1936年9月獲授陸軍少將銜。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廖懷忠在蔣介石重慶行營任參議。
1940年秋,國民黨新編獨立二十八師師長劉伯龍回鄉到龍里,邀集地方人士創建龍里私立應欽中學,廖懷忠、裴公度等作為在鄉將領參與其事。解放戰爭時期,廖曾出任國民黨貴州省參議會議員和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946年5月獲授陸軍中將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廖懷忠于1949年12月7日在貴陽向人民政府投誠。不久,廖澤南隨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解放貴州,曾爭取廖懷忠到省軍管會主辦的政治學習班學習。1950年3月19日,廖澤南病故,貴州軍區政治部組織治喪,廖懷忠以親友代表身份為治喪委員會委員。
1954年,廖懷忠在被處以歷史反革命罪期間去世。1987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以昆字第052號為廖氏家屬出具《投誠人員證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