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道,貴州省施秉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苗族“刻道”即“刻木”,漢語譯為《苗族開親歌》,主要流傳于貴州省施秉縣楊柳塘鎮飛云大峽谷的一個山坡洼地里。“刻道”是居住在中國境內的苗族群體中,至今惟一保留的刻木記事符號。它是迄今為止苗族最早的記事實物和該支系最古老的文字工具。
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清乾隆《鎮遠府志》記載,苗族“俗無文字,交質用竹木刻數寸,名為‘刻木'”。婚嫁則“姑之女定為舅媳。倘無子,必重獻于舅,謂之外甥錢,否則終身不得嫁或招少年往來”。
《貴州志略》亦有苗族“刻木示信,猶存古風”的記載。
【基本組成】
《刻道》被人稱為“苗族的婚姻史詩”,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
一、“親”的起源
《刻道》第一部分為“生親”,即“親”的產生。《刻道》中議論的“親”,在本質上是抽象的,泛指人類的婚姻關系。作為一部口傳的民間文學作品,《刻道》對這種婚姻關系做了擬人化的藝術處理。《刻道》中的“親”,似乎是神,也似乎是人,又似乎是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藝術形象。
《刻道》開卷先唱“親”從哪兒來:“遠古的年代,開初的時期,哪個最聰明,開塊田種糧,殺頭牛定親,普天才得親,人人樂在心。”然后說,在遠古的時候,“親”在哪里?怎樣來到了人間,接著話語一變,說“親”住在東方的亂石堆里、石疙瘩窩里,“親”吃著“石頭奶”長大。“親”長大后,先是燕子看見過他,后來一個名叫“仰野吉巴”的人和一個名叫“養久勾勞”的人碰見了他。最后,有一個淘氣的娃娃看見“親”。這娃娃膽子大,“拿來一把火,拿來一把草,放火燒‘親’窩。”這一下,“親”倒了楣:“‘親’往四方奔”,跑出三條路:一路上天下海,為神界“開親”:一路上高山下深谷,為動植物“開親”:一路去了昂窩嶺,為人類“開親”。從此,“生親”了,也就是“親”出現了。
“生親”篇中說“親”的產生,暗喻人從動物界分離出來,于是,“親”這種特有的婚姻關系誕生了。
二、史前婚姻的追溯
《刻道》第二部分“神界開親”,從字面看,應該是神的婚姻,實際上,內容比較復雜,既講了龍王、雷公等神界開親的盛況,也講述了各種動物開親的情況,實際上是對原始群婚形態的追述。
《刻道》中唱道:“親”生出來后,先是向下走,一路上遇到了魚蝦、龍王、天王等,被他們請去開親。接著,“親”又到天上去,被天上諸神如牛雷神、豬雷神、雞雷神、白雷神等請去開親。最后,“親”又落到人間的昂物嶺,與動植物和人類開親。
《刻道》中關于神和動物開親的描寫充滿了人情味:歌中唱道:“二路下方走,去到龍王家,去到天王家:龍王家得親,天王家得親,這是年長親二”講彩虹到霧龍家提親做媒:“彩虹即開口,答話這樣講:‘我天天播雨,路過你這里,見你家姑娘,長得很漂亮。東龍就請我,問你家姑娘,是否有意去,倘他家媳婦?”’寫動物接親,也是充滿了人間的情趣,如寫喜鵲“接親樹樣尖”,柴蟲接親用“碎木面”做飯:無論是神還是動物開親,大都要選吉日,備酒席,只是他們酒席上的菜肴與人類的菜肴不同罷了。這些內容,看起來荒誕,其實是反映了原始先民的自然觀,認為神、動物、植物與人一樣,也有一定的婚姻關系,正是這種婚姻關系才使神、動物、植物與人一樣,不斷繁衍,生生不息;同時,也反映了人類早期同動物混為一體,具有十分混亂的性關系。
三、人類的開親歌
《刻道》的第三部分,是“人類開親”,也是《刻道》的主體部分,約占整部作品五分之四的篇幅。這部分內容,系統地講述了苗族古代婚姻制度的產生、發展、演變的歷史,以及苗族的婚姻習俗。這部分可分為十節,現綜述如下:
(一)族內婚與族外婚之間的較量
《刻道》在“戰惡鷹,除猛虎”一節中,講述了人與動物結親的情況。遠古社會,苗族先民靠采摘和狩獵為生,人與動物之間有一種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這一時期的神話中,就會出現人與動物結親的內容。但是,進一步追究就會發現,人和動物之間結親,不過是一種表象一這種表象背后透露的是族外通婚的情況?《刻道》這一節中阱述的“虎姐妹”、“猴嫂”,其實不是真正的動物虎和猴,而是虎圖騰和猴圖騰氏族的女子這一時期,古代苗族的婚姻形態,正處于由族內婚向族外婚過渡的歷史階段。當時,隨著氏族的擴大,血緣關系開始淡薄。在婚姻觀念上,出現了族內婚與族外婚之間的斗爭。堅持族內婚,可以加強淡化的血緣關系;堅持族外婚,可以給婚姻尋求更大的發展空問。最后,“虎姐妹”、“猴嫂”被殺害,支持氏族內部分支開親的觀念和力量勝利了。
(二)血緣婚姻家庭的出現
這一部分內容,由“昂窩嶺遇親”、“敘訂親牛”、“敘媒”j節組成,重點講述喜尼、喜金兩兄弟開親的情況j喜尼、喜金兩兄弟是同母所生,他倆“共奉一祖宗,同匹布做衣,共吃一鍋飯”。喜尼和喜金兩兄弟急于找“親”,四處奔走,“九天又九夜”,“未能找到親”。萬般無奈之下,他們認為“只有內開親”,才解決“親”的問題。所謂“內開親”,就是兄弟之間結親,就是族內婚,也就是血緣婚。
親兄弟的子女能否成親,親兄弟能否成為親家,喜尼和喜金決定聽天意。他們問“五倍子樹”、“梓木樹”、“巖青杠”,眾樹都說他們可以開親。他們又用竹篾飯盒包飯來驗證親兄弟能否開親,結果半邊是飯,半邊是酒:他們認為這是天意,上天贊成親兄弟結為親家。于是,喜尼和喜金兩兄弟決定請媒人撮合,殺白水牛訂親:這i節,是對血緣婚的追述,也是對血緣婚的辯解,說明親兄弟子女成親是天意。
需要指出的是,“敘媒人”一節,明顯地夾雜了血緣婚時代之后的內容,如對媒人保香的出生、成長的描述,對保香去毆娟家說親場面的敘述,以及對媒人保香油嘴滑舌形象的刻畫等等,明顯是后世的演唱者根據當時的情況添加進去的內容。作為活態的婚姻史詩。出現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
(三)姑舅表親婚姻的悲歌
這一部分內容,只有“逼嫁”一節,講述的是姑舅表親婚姻的情況。
在母系氏族社會,姑媽與舅父屬于同一氏族。在這樣的氏族中,一般是家中年長的女性當家,舅父只是氏族中的重要成員一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進入農耕時代,男子對氏族的貢獻越來越大,逐漸成為氏族的支柱,母系氏族社會開始解體,讓位于父系氏族社會。這種社會變革反映在婚姻問題上,就是女子由招婿上門變為出嫁男方:一個女人出嫁男方,不可能再掌握氏族的實權。
原本強大的母權旁落了,作為母權的傳承者,年長的女子們并不甘心,她們無力掌握氏族的實權,只好寄希望于自己最親近的男人,希望這種實權能夠掌握在自己最親近的男人手罩一,在氏族巾。支夫是外來人二血濃r水外來人再親,也沒有血緣親女性最親近的男人,除了父子就是兄弟半一個女人要給女兒談婚論嫁的時候,親兄弟正值盛年于是,兄弟即女兒的舅父,在氏族巾的地位突顯起米 “娘親舅大”成了坶系氏族社會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后的一大法則,舅父對女兒的婚事具有至高無上的管制權 女兒嫁誰不嫁準,舅父說了算,成r社會的習慣法,IF是這種習慣法的形成,促生了姑舅表親:姑媽的女兒嫁給舅父的兒子。
苗族習慣法雖然未強行規定姑媽的女兒必須嫁給舅父的兒予,但在很長一個時期內,舅父家有絕對的優允權,其子有權優先娶姑媽的女兒為妻,苗族稱這一現象為“還娘頭”,即早年嫁出的姑媽對娘家的一種補償行為。如果姑媽家小把女兒嫁給舅父的兒子,就要向舅父家繳納高額的財禮作為贖金,在習慣上,這筆錢財稱作“外甥錢”一要是不繳納這筆錢財,舅父家決不會同意外甥女出嫁他人。
《刻道》“逼嫁”一節中,講述的正是這種姑舅表親婚姻。
(四)女兒外嫁的重負
這一部分內容,包括“敘木”、“刻木”、“送木”三節,講述的是舅父得知外甥女要嫁他人,將索要的錢財數目上刻在木頭,然后請大力七把刻爪抬到姑媽家,要姑媽家如數繳納錢財的故事。
(五)血緣婚姻的末路
這一部分內容,包括“沉親亂世”、“降聘禮,普人下皆得親”兩節,主要講述古代苗族由于舅家索要財禮太重,兩家開親不成,以至出現了劫親的乩世現象,最后經過反復斗爭,舊的婚姻制度得到了變革,人們走出了姑舅表親婚姻制度的羈絆。
“沉親亂世”一節,首先講述“沉親”:這里,再一次把“親”擬人化:由于舅父家索要財禮太重,人們開不起“親”,“親”出來三次,“沉”了三次,每一“沉”就是三年。每次“親”出來,去開親,舅父要的銀子還是三百兩:開親要這么多的銀子,除了財主家,一般人家開不起親,于是出了“亂世”慘狀,開親的人家越來越少,村寨里“蘆塋沒人吹,木葉沒人奏,樂場沒人去”二姑娘小伙們不敢去談情說愛,只能在無人的地方偷偷“哼些凄慘歌”。偌大的村寨中,“九千老后生,九千老姑娘”,“手板拍不響,口哨吹不昂”,“三十姑娘等嫁”、“四十小伙待娶”成了普遍現象。時間長了,寨子里的老姑娘失去了青春,仍舊痛苦地等待著出嫁;寨子里的老男人滿臉皺紋,心底還存著娶妻的夢想。姑娘變成了老太太,小伙子成了老大爺,一個個“哼聲凄慘慘”,“憔悴面如火炭”:姑舅表親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迫使向往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青年男女向舅權制發起了猛烈的反抗。
傳承方式有兩種:
1、靜態-刻木
《刻道》多采用楓木、梨木或竹子制作,也有象牙和牛骨制作的。傳說中的《刻道》體積很大,也很笨重,七八個壯漢才能抬動一后來,為了方便攜帶,《刻道》越做越小。如今的《刻道》,其形制沒有嚴格規定,長短、粗細、力圓均可,以方便攜帶為準,長的如一支竹笛,短的似一把手柄,可以放進衣袋。常見的《刻道》,除把柄外,分為九小節,三面刻有神秘符號,共有二十一格。神秘符號的筆畫以橫、叉、角為主,如“一”、“=”、“;”、“△”、“X”、“上”、“X X”等:它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能出聲的用于記錄和描寫語青的文字雛形,是苗族唯一幸存的最古老的刻木記事符號,也是中華方塊字形成之前文字雛形的遺存之一。
一些學者認為,古苗人的文字誕生在甲骨文之前:最古老的苗人文字,早在堯舜之前的三苗時期就已經有了。傳說苗族的祖先蚩尤創造了文字他將文字刻寫在竹片上,穿連成串,類似于后來的竹簡,稱為《蚩書》和《串書》。后來,由于歷代中原王朝對苗人的不斷征伐,迫使苗人經常處于逃f和遷徙之中,原始的苗人文字無法得到傳承和發展,漸漸消亡。《刻道》符號,也許就是這種神秘的古苗文的遺存。今天的苗族,主要分布于黔東南、湘西、鄂西、廣西大苗山、海南五指山、云南文山等地,除了黔東南的部分苗族聚居區外,在其他苗族聚居區,《刻道》這種古老的記事符號早已銷聲匿跡了。《刻道》主要流傳于施秉縣城關、甘溪、楊柳塘、雙井等鄉鎮的苗族村寨。
有人把《刻道》上的神秘符號理解為《開親歌》的目錄或序號,這是一種錯覺。《刻道》符號看似簡單,其實內容相當復雜: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故事符號:《刻道》上的每一個符號,或象形,或表意,或指示,其中一小部分字號表達的是“詞”,大部分表達的是“句”和“段”,一個符號往往代表二十行以至四五百行歌詞。對于外行人來說,《刻道》上的符號形同天書,無以辨認。在施秉縣民間,就有“官家識字九十九,沒有哪個能把刻道認得透”一說。對歌師來說,《刻道》上的符號就是博大精深的文字,一個熟練的歌師可以摸著《刻道》上的符號,將一萬多行的《刻道》從頭唱到尾,也可以從尾唱到頭,還可以隨便摸到一個符號,唱出幾十首歌來。
過去,《刻道》上的符號也用于記事,不同的符號,代表著金、銀、肉、米、雞、鴨、牛、馬、騾、酒、布匹、衣物等及其數目。
2、動態-歌師
如果《刻道》是歌本,歌師就是《刻道》的傳人。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施秉一帶的苗族中,女子 出嫁,男子娶妻,都要請歌師演唱《刻道》一在苗族的一些節慶上,農閑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也會請歌師演唱《刻道》。
【藝術風格】
《刻道》是苗族古歌中歷史最長、規模最大、流傳最廣的酒歌,有一萬多行的歌詞。它是苗族先民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積累和演變而形成的,其間吸收了其他民族優秀的民歌精華,形成了苗族詩歌獨具的特色和風格。古歌對環境的描寫,對人物語言、行動、心理和性格的刻畫,繪聲繪色、栩栩如生。
刻道,漢語譯為《苗族開親歌》。苗族群眾在嫁女結親之前雙方都要唱刻道,如果唱不上來還要罰酒。刻木上的奇異符號具有提示作用,每一個都對應著不同的歌唱內容。刻道產生于苗族由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的一段歷史時期,反映的主要是舅權制下的婚姻狀況。其語言通俗,口語化、生活氣息濃厚,它用豐富、瑰麗的想象,塑造了一個敢于追求幸福、追求自由的苗族少女形象,表現了苗族人對幸福婚姻的執著追求與向往。
【傳承意義】
《苗族開親歌》,即《刻道》,產生于苗族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之后的一段歷史時期,雖然有關于民族遷徙、圖騰崇拜等方面的內容,但與那些反映創世、開天辟地、人類起源等的古歌古詞神話不同。它所反映的主要是舅權制下的婚姻狀況,被民族學家和民俗學家稱為“苗族最古老的婚姻‘活化石'”,在苗族發展史的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刻道》是一部具有濃郁民族氣息的苗族婚姻敘事長詩,更是一部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苗族古籍,它不僅取得了很高的文學藝術成就,在苗族的起源和遷徙、圖騰崇拜、數學知識、語言學等方面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價值。
《刻道》是一部口耳相傳的史詩,內容十分豐富,在人類學、社會學、文學、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語言學和古文字學等方面,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特別是對古代苗族婚嫻制度和現代苗族婚嫻習俗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