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龍縣已種植金銀花14萬畝, 2萬畝進入花期,產干花460噸,創產值1840萬元。預計到2010年,安龍將有6萬余畝金銀花進入盛花期,按現行價格計算,年可創產值6000萬元。僅此一項,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可增加150元。
按一畝喀斯特山地可以種植70棵金銀花植株、每棵金銀花植株可涵養水分約200公斤計算,一畝金銀花可涵養水分14萬噸,20萬畝金銀花可以涵養水分280萬噸。安龍縣石漠化地區森林植被由原來的41%提高到70%,凈增了29個百分點,水土流失比過去下降45%,80%以上的土地石漠化得到進一步治理,喀斯特石漠化地區徹底改變了過去的貧困面貌。大水井,這個曾經亂石橫生的石旮旯,如今滿山盡是綠色,煥發出勃勃生機。
2009年7月7日,省委副書記王富玉到德臥鎮大水井村調研石漠化治理工作,當了解到該村村民通過在深石山區種植金銀花戶均收入達到了2.4萬元后,王富玉高興的說,大水井村因地制宜,在深石山區種植金銀花,不但找到了一條增收致富路,還為喀斯特地區治理石漠化工作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和做法,這種模式在全省都值得推廣。
“家有千籠金銀花,不愁手中沒錢花。金花銀花吐鮮苔,五月花開幸福來。姑娘不愿往外嫁,外省媳婦跑進來”。如今,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的大水井村民,口中傳唱的歌謠已經發生了嬗變,石旮旯里種下的希望之花,已盛開成了朵朵致富之花、生態之花、幸福之花。
“靠山吃山,誰說這一方水土養不了我們這一方人?我們還要把金銀花種得更好,讓環境變得更好,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能在這兒好好生活,好好享福!”這是大水井村人的心聲,也是安龍43萬干部群眾的心聲。
安龍金銀花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