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織金洞的發掘歷程》
通訊員 楊春明 吳良勇
畢節織金洞是大自然賦予織金縣的一大筆珍貴的財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織金洞是怎么發現發現的呢?由于大多數當事人已離世,知道“內情”的人越來越少,現在健在的只有朱邦才和現居廣東東莞也是80歲高齡、身患重病的龍浩如。當年織金縣委指定的三位勘察溶洞的負責人是龍浩如、朱邦才、郁忠鑫,而郁忠鑫已作古多年。作為勘察發現織金洞、建設宣傳織金洞整個過程中的參與者、執行者、見證者、知情者,朱邦才掌握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歷史資料。隨著年事已高,朱邦才有一個心愿,就是將織金洞勘察發現的歷史事實忠實記載下來,以告世人。
因此,一說起織金洞,朱邦才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心潮澎湃,如數家珍。
“千洞之國”織金縣
朱邦才介紹,美麗的織金山城,坐落在群山環繞約八十平方公里的長形盆地之中,城周圍獨秀山峰拔地而起,巖石嵯峨,構成天然清幽之佳境,素有“小桂林”之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為加快“四化”建設的步伐,振興織金經濟,利用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被提到議事日程。1979年,遵照國務院的指示和上級文化部門的布置,以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金發舉及文化局(朱邦才當時任副局長主持工作)、館領導等五人組成文物普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對全縣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進行普查。
織金除地面風光引人入勝外,地下還蘊藏著成千個溶洞。為了開發溶洞資源,發展織金縣旅游業,1979年5月,縣建委、城建、文化、通訊等部門的領導龍浩如、郁忠鑫、朱邦才、曾依龍等共同對櫻桃洞進一步勘察,櫻桃洞洞身系晶墨玉大理石構成,主洞長1.5公里,分八個景區:九龍壩、南極仙景、天王托塔、空中舞臺、銀河飛瀑、雄獅遠眺、玉帳錦屏、中流砥柱、定海神針、乾坤交融等景觀,有較高的旅游開發價值。同年12月,縣文化局以“山川秀麗景色新——織金縣城風景名勝簡介”為題,將縣城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照片26幅,溶洞風光(主要是櫻桃洞)照片46幅和文字資料匯集成冊,分別上報省、地、縣的黨、政、建設、文化等部門及有關領導,引起了上級的關懷和重視。
1980年3月5日,時任省委副書記的徐健生、副省長吳實、地委副書記李效敬專程來織金考察、研究大理石及旅游資源的開發。當晚8時,織金縣有關領導在該縣政府招待所會議室里向省、地領導作了專門匯報。
3月6日,徐健生、吳實、李效敬在縣委、縣政府、建委、城建、文化、通訊等部門有關人員的陪同下考察了櫻桃洞及城東風景區。對櫻桃洞給予了高度評價。徐健生說:“這里地面風光不錯,櫻桃洞也很好,但還不足以向外開放。根據織金喀斯特地貌非常發育的地區,可能還有更多、更好的溶洞,需要組織專人勘察!
3月7日,根據徐健生的部署,縣委、縣革委組織的溶洞勘察隊正式建立,成員有縣建委副主任龍浩如、文化局副局長朱邦才(兼攝影)、城建局副局長郁忠鑫、規劃辦賀仕榮、政府辦王宗順等13人組成。
8日至16日的九天時間,勘察隊首先勘察了城關鎮東郊,還勘察了城關區、桂果區、牛場區、龍場區四區九鄉的大、小溶洞30多個,還再次復查了櫻桃洞。探明有開發價值的溶洞8個,這些溶洞是:城東郊大理石洞身的蛇爬巖洞、逍遙洞、涼風洞、畫眉洞和櫻桃洞;城北的路穿巖洞、慶全洞;牛場區馬場鄉的丈沖洞等。特別是城東郊1.5~3公里的范圍內探明了可供開發的一片大理石溶洞群,為對外旅游開放打下了基礎。
縣溶洞勘察隊勘察溶洞的消息,很快傳遍織金縣,前來口頭報告、寫信告知的群眾絡繹不絕。城關附近、三甲、大戛、龍場金家壩、八步、貓場、五甲、熊家場、桂果、三塘、以那等未探的溶洞共30多個。朱邦才在全縣放映人員會議上,要求大家注意調查地方溶洞的情況。之后,家住官寨的放映隊長羅家榮就提供了官寨附近的大黑洞、小黑洞、犀牛望月洞、仙鵝孵蛋洞、月亮洞等情況。
3月26日至4月7日,勘察隊勘探了全縣包括城關櫻桃洞,鼠場鄉下紅巖二屯洞、豹子洞、阿烈路穿巖洞,普翁白巖的消水洞,牛場仙玉洞,馬場鄉大沖洞,自強鄉喇叭洞,龍場區鄔家洞等100多個溶洞。
曲曲折折勘探路
朱邦才介紹,1980年4月8日,是織金洞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天,勘察隊確定探官寨鄉群眾提供線索的大黑洞、小黑洞、仙鵝孵蛋洞、犀牛望月洞。紅巖到官寨,直線步行兩公里,汽車繞道鼠場十余公里。早飯后,勘察隊分兩組前進,龍浩如、朱邦才、郁忠鑫、賀仕榮、趙玉平、路大光6人步行到官寨,同時探沿途洞穴。楊開發、程禮鈞、王景云等人乘車到官寨。
上午9時,朱邦才他們先行組6人走到官寨鄉東街口時,發現左側山腰有一個洞,站在洞邊往下看,洞內霧氣騰騰,懸崖絕壁,深不見底。問路邊犁地的老鄉,50多歲的老鄉,面帶敬畏地說:“那是打雞洞的天窗,洞口在山那邊,你們千萬不要進去,那里頭邪得很!笨辈礻牣斎徊恍判,帶著沖鋒槍、獵狗、棕繩,繞過山嘴來到了打雞洞的洞口,那洞口氣勢雄偉,好似老虎張開血盆大口,令人不寒而栗。而往下延伸的坡面十分陡峭,亂石累累,難行至極。但是朱邦才他們沒有絲毫懼怕,相互牽拉著手往下走,來到今天命名為“講經堂”的地方時,又面臨了垂直不可下去的峭壁。勘察隊用裝了五節電池的手電筒照射下去,不反光,不知道有多深,投石問路,聽到了回聲?辈礻爩⒆乩K拴在鐘乳石上,一個一個懸空而下,下到底部才知道是一個間歇水塘,也就是現在命名的“日月潭”,當時處在冬春無水季節。塘面泥土呈黑褐色,所以不反光,下硬上滑,隊員們不時跌倒。過了間歇小塘,順坡而上,洞道又變得狹窄起來,是一個高2米寬7米左右的“葫蘆口”,后來這里命名為“摩天嶺”。過了葫蘆口,洞廳豁然開朗,出現了高達數十米的鈣華塔山,千姿百態的石柱鐘乳,用手電照射也看不到兩壁,說明這里是一個很寬大的洞廳。而且景物密集,把這個大的空間分隔成了若干個廳堂,相連成網,有如迷宮,手電筒在這漆黑的環境里顯得是那么微弱,根本分不清方向。而美好的景物又層出不窮,令勘察隊成員們陶醉其間,連聲叫好,這里就是后來命名的“金塔官”,“壽星宮”和“望山湖”。勘察隊在這里整整摸索了三個小時,最后才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又向上爬一片五六十度的陡坡,艱難爬了200多米,才進入一個高10米、寬8米左右的洞門,當時大家就命名為“南天門”,這個名字一直用到了現在。在“南天門”,勘察隊員們仿佛進入了一個銀色的世界,所有的滴石景物都披上了冰雪般的銀裝,洞道深處還有大量楚楚動人的卷曲石,形成了后來稱呼的“卷曲洞”,又名“水晶宮”。這時候,大家經過了幾個鐘頭的拼搏,個個周身是泥,有的跌得頭破血流,衣服掛破,又饑又渴,十分疲勞,便在這里作了短暫的休整。
探完“水晶宮”回頭往右,發現上邊有一個窄縫,探洞者的原則是有洞必探、無孔不入,只要有可能,無論是用鉆、爬或是什么手段都要去探索。他們心想越是難進的地方越可能會有更好的景致,如果不及時勘察,巖溶將洞口封死后,就有可能永遠也發現不了。于是隊員們搭起了人梯,側身擠進了窄縫,又進入了另一個奇妙的洞廳。這里百尺幃簾、擎天一線,如玉玲瓏,金碧輝煌,果然是一派天宮氣象。這就是后來命名的“靈霄殿”和“神女宮”。正當朱邦才一行以為再沒有什么景致的時候,卻發現又有一道窄縫通到了另一個更為寬廣的洞廳。這就是后來命名的“廣寒宮”。但是這時候他們進洞已經9個小時了,由于時間太晚手電筒不太亮了,朱邦才他們不敢再繼續作詳細的勘察,只得往回趕了。
“溶洞之王”橫空出世
嚴重的事情發生了。由于勘察路線太長,溶洞內地形復雜,更主要的是景物太美妙,吸引得朱邦才他們忘記了進洞的來龍去脈,在已經很微弱的手電光下又摸索了不知多少時間,才從“廣寒宮”、“靈霄殿”摸到“南天門”。但是,上時容易下時難,50度的陡坡,左也下不去,右也下不去,最后他們只好用兩只手兩只腳加上屁股著地,慢慢地滑完“南天門”。這時候手電光幾乎全完了,而在宏大復雜的洞廳里,朱邦才他們卻再也找不到進來時經過的“葫蘆口”。到處碰壁之后,隊員們已經筋疲力盡了,同時心里也產生了恐慌。因為外面沒有多少人知道朱邦才他們進了這個溶洞,如果最終找不到出路的話,外面守候的4名隊員即使想找朱邦才他們也很難找到這個洞來,就算是找到這個洞,也不一定能深入到“葫蘆口”里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就真的要為勘察溶洞獻身了呢!”朱邦才說。
無奈之下,洞內的隊員只得停止了行動,在黑暗中開了一個短會,6個人中大多數是在部隊受過鍛煉、并經歷過解放戰爭的老戰士,面臨危機,他們鎮定自若,大家認真推理,共同分析,判定了大致方向之后,就沿著這個方向前行。最后,又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摸索,終于找到 “葫蘆口”。
看到了希望,大家都高興了,拖著饑餓疲倦的身軀,下滑坡,過泥潭,攀繩索,上峭壁,在亂石叢中一步一步地走出洞外。這時候,天色已經斷黑了很久。而接應組的4名隊員正在為找不到他們而著急萬分,還組織了民兵趕來救援。
4月9日,溶洞資源勘察隊的全體隊員,再進打雞洞,除了復查前一天勘察過的地方外,還進入了后來命名為“廣寒宮”的前部分進行了勘察,雖然見到了絕妙的“霸王盔”、“梭羅樹”,但是,由于洞廳太寬廣,時間不夠,仍然沒有去到這個景區的最深處。
4月12日,織金縣溶洞資源勘察隊三進打雞洞勘察,這一次他們去到了“廣寒宮”的最深處,見到了后來被公認的“銀雨樹”。見此情景,勘察隊員們情不自禁感嘆:“這個溶洞,毫無疑問是天下第一洞,是溶洞之王!钡珵榱吮C芷鹨,勘察隊要求當地組織力量對溶洞保護。
堪稱為地下天宮人間仙境的打雞洞,一個后來被舉世公認的溶洞之王,深埋地底數十萬年之后,終于在20世紀8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被發現了。當天在洞內,朱邦才拍了4個120黑白膠卷。
說起織金洞的勘察發現,雖然時光轉眼過去了將近30年,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朱邦才還是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他說,勘察隊的全體同志,為了開發祖國的旅游事業,個個吃苦耐勞,有膽量,有氣魄,不信鬼邪;爬高山,下深潭,攀懸崖,過絕壁,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日以繼夜地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尋找地下寶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歷史應該記住他們,后人也應該記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