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村古法造紙術發端于公元600年的隋代。
現代工業文明下造出的紙張,早已可以滿足人們的種種需求,正因如此,古代造紙術也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然而在貴州的大山深處,丹寨縣城北40公里一個叫石橋的地方,至今仍保留著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造紙術:以樹皮為精,構樹葉為華,山泉為媒,手工而成。一張張看似粗糙的“古紙”,飄洋過海,銷到了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古法造紙 上溯隋代
石橋村,丹寨縣大山深處的一個本不起眼的小山村。全村250戶1000多人口,95%以上是苗族同胞,由于世代承襲古法造紙術,村中無論老幼,幾乎人人都會古法造紙。
“我們村主要產白皮紙和彩紙,其他地方也有古法造紙,但據現在查證,古法以天然材質造彩色紙張的唯我村獨有。”提起本村特有的彩紙,做了3年古法造紙工人的王海生一臉自豪。
據專家考證,石橋村古法造紙術發端于公元600年的隋代,由古而今,傳統造紙術幾乎沒有變化,一些老作坊在國內也甚為罕見。
“我們村造出的古法紙張之所以能獲得世界的青睞,主要是我們都是選用山上優質樹皮為原料,以山泉熔漿,是純粹的原生態。”世代靠古法造紙的該村村民王懷斌介紹,很多國外來的游客看到如此原始的造紙術后,忍不住的伸出大拇指喊“OK”,成捆成捆的往回帶。
32道工序 飄出紙香
王海生說,制作紙張的程序看似簡單,但每道工序要想熟練掌握,沒有個把月時間斷然不成。這樣32道工序算下來,一般的工人要完全熟練掌握可能要幾年的時間。至今,王海生仍對一些工序的操作略顯生硬。
石橋村四周多山,山上多構樹,先民因地取材,經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總結制出了八大古法彩色手工紙,分別為:金絲、麻絲、壓平、皺褶、凹凸、花草、云龍、超薄。
據該縣統計,石橋村現有露天煮甑10口、露天浸泡池10口、紙房36間、木榨34個、抄紙槽40口,是我國古法造紙工序、工具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處地方,丹寨縣參與申報的皮紙制作技藝也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丹寨模式” 光大“隋紙”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造紙小山村到現在的蜚聲海內外,石橋村的巨大變化得益于該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面呵護。
丹寨縣委宣傳部長彭瑤女士介紹,石橋古法造紙之所以近兩年來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得益于當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發展模式。那就是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營上,建立了專業的造紙合作社,按“自愿參與,民營民管”的原則。由村民自愿籌錢,購買造紙原料和打造造紙設備,并對瀕臨遺失的古法進行發掘性的保護和開發,實現規模化經營。同時,縣里也在網絡等新興媒介大力宣傳古法造紙術,通過互聯網的力量,把這一散發著文化幽香的古老技法推向世界。
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提升,石橋村古法造出來的紙張逐漸被世人所識,接到的訂單更是逐年增加。村民王時興向記者介紹說,該村去年古法紙的銷售就達到800余萬元。
目前,古法造紙已經超越農作物成為村里的經濟支柱。“特別是有經濟頭腦的年輕人已經把古法造出來的紙,帶到別的城市開了專賣店,產品供不應求。”彭部長說。